论爱情
2018-11-21 20:08:49
  • 0
  • 0
  • 5
  • 0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论爱情(原创)

爱情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,它是异性之间发展生理关系的一个纽带。在青年人的眼里,特别是那些情窦初开的年轻人的眼里,爱情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东西,甚至可以为之生,为之死。金国词人元好问就有一句名词:“问世间情为何物,只教人生死相许。”可见爱情的份量,至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显得过于沉重。歌德也说过:“青年男子哪个不善多情?妙龄女子哪个不善怀春?”因此爱情在人类各类的历史里,实在是应该高于一切,尽管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。

中国人对爱情的美丽向往和描绘,有三个类似神话或者就是神话般的故事。一个是牛郎织女;另外两个分别是董永和七仙女、梁山伯和祝英台。这在中国堪称为经典的爱情故事,千百年来为人们歌颂或景仰。但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,织女和七仙女都回到了天上,抛下了凡夫俗子牛郎、董永;梁山伯祝英台更惨,直接就给死去了,化作了蝴蝶双双飞,可谓圣经上所言:肉体可去,灵魂永在。

我看到这样的爱情,心里并不自在,难道真正的爱情必然是一场悲剧?为什么成千古佳话的爱情非离即死?这种思维对爱情的诠释势必影响着中国人的爱情观,而这种影响又是如此的消极!在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爱情故事里面,我更不能接受和纳闷的,就是女方全部家境优越,其中一个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;而男方都是家境贫寒,其中还有一个被兄嫂赶出来的放牛娃。

每每看到这些,我都很是疑惑,在一个几千年都是男权统治的社会里,中国的男人对爱情的期盼竟然都是渴望女方的家境比自己优越!中国的男人就这么懒惰和渴望吃软饭?然而事实就是这样,美丽的爱情里面藏着太多的冷酷和讽刺!

培根对于爱情的总结是这样的:“自古以来爱情的报酬只有两种,不是得到对方的回爱,就是遭受其内心的蔑视。”并认为这是一条规律。其实他在提醒大家,如果你所爱的人对你的热情没有回应,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另觅他人。因为这不但徒然耗费你的精力,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。爱那个回爱你的人,不要爱内心蔑视你的人,因为爱情本身,就是两性的吸引。如果你不能吸引对方,明智一些,让给相互吸引的人,这才是爱情的真谛。

爱情有其脆弱的一面,与其说是爱情有脆弱的一面,不如说陷入爱情的人有其脆弱的一面。一个人对另一个异性的感情如果不明智,就会陷入其中不能自拔。“恋爱中的女人是瞎子,恋爱中的男人是疯子。”这话也许是正确的,因为一旦在某一个阶段忽视了人生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,泛滥的情欲会扼杀掉你的智商,把自己拖入一个醉生梦死的境地。如果你能清醒过来,那你还会继续开创你的人生;如果依然迷恋肉体的欢娱,那你可能要受伤了。

爱情有时是长久的,有时是短暂的。他可能和一个人的品德无关,但贪图情欲任凭其泛滥成灾则不仅会毁掉自己,有时也会殃及别人。所以控制自己的情欲是很有必要的,而且应当是必须的。

做正事的时候如果参与了情欲的因子,多半会影响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,如果是一名法官或者律师,那么这个案子可能就失去它的合法性和法律的尊严;如果是一名政客,那他为人们服务的品德可能从此就会划上一个句号。

在单纯的两性愉悦上,爱情使人类乐观!在涉及事务的处理上,爱情使人类堕落!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